用体系化方法,推进企业管理系统化

2015年9月,质量管理体系(ISO9001)、环境管理体系(ISO14001)相继更新为2015版本,本次变更后标准内容有了较大变动,对正在推进中的体系管理大有裨益,现就主要变化及其因应对策总结如下:

一、文件化的管理体系

虽然新版管理体系取消了对于《管理手册》、《程序文件》的显性要求,但强调了文件化信息的控制要求,且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第6条更改为“基于证据的决策方法”。证据的第一表现形式为文件和记录,由此可见,新版管理体系并非弱化了对文件的要求,事实上对于文件的控制更细化,更灵活。基于公司现状和质量理念提升,我们现阶段欠缺的也往往是文件化要求不够,工艺过程控制要用数据说话,实物质量提升要靠实验室手段和工匠精神,哪一件都需要文件化支撑。未来管理体系整合首先要做的也是文件化管理体系整合,将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至公司各个业务过程中。

二、领导力

新版管理体系加强了领导力的要求。领导力也可以理解为领导作用,具体可理解为公司管理层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。

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,业内称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即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应参与体系运行的策划、实施、检查及评审的全过程(PDCA)。高层管理层和部门一把手对于体系推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新版管理体系的推行更注重过程方法,具体操作即是将管理体系要求渗透至公司各个过程。体系实施中,体系管理人员需介入每个过程之中,必要时需针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适之处提出改善要求,若无高层管理者的支持,改善要求或措施将很难落实,体系运行的效果很难保证。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必须克服在体系管理上的错误认识,要自觉学习、亲自实践,积极投身到体系运行的策划、实施和改进过程。

三、能力、意识与知识

新版标准通篇隐含了对公司运行各环节、各类人员的能力及知识要求,且在标准第7.2条进行明确提出。能力与知识主要关注点为人,虽然可通过外聘人才解决,但公司主体为广大基层人员。基层人员为公司各项举措的最终实施者,人员的能力与知识,需通过持续的培训或实践获得。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、以身作则、善于学习,与各行业同岗位比较职业操守切磋职业技能不落人后;要不断须强化基层员工能力和技能培训,善于和勇于“栽树”,不能急功近利。

四、过程方法

企业的主要过程为:管理过程、设计过程、采购过程、生产过程、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。职能部门针对主要过程均应引入PDCA方法进行控制。首先是策划,标准要求每个过程均应先策划,然后根据策划的要求实施、检查和改进。标准隐含的关注点是策划的重要性,先谋而后动。任何过程的策划,均需关注公司当下所处的环境(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),然后确定各个过程的目的、各部门的职责、流程、方法、检查要求、评审时机等等,也就是要有科学的态度,全系统、全流程、全要素分析的方法。

五、风险管控

新版标准明确引入以风险为基础的管理。所谓风险:是指对预期结果不确定性的影响。实际上,新版标准风险的概念即旧版标准里的预防措施,新标准取消了预防措施的概念,事实上强化了对风险管理要求,旨在提醒企业,企业的运行时时刻刻存在风险,风险管控并非外界的强加要求,而是与企业日常运营息息相关,应加以关注。 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为: 组织风险:在组织总体层面上; 战略风险:组织战略错误会导致经营计划出现问题; 符合性风险:包括与法律/法规不符合;经验风险:管理体系风险、客户满意风险、供应链风险、影响效益的税收确认风险、信息安全风险、自然灾害风险等。

公司通过规范企业管理,遵纪守法、提高产品质量、增强顾客满意度,都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,基于风险思维对过程的风险应对措施。风险应对措施及时恰当,就能发现伴随风险而来的发展机遇。

六、关系管理

新版标准质量管理原则由8条变更为7条,将原“与供方互利的关系”改为“关系管理”,将关系管理从供方扩大到所有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相关方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企业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变化,每个企业都是某一产业的一个环节,我们所面对的,不仅仅是供方,还包含客户、政府、监管机构等所有利益相关方。维护与各方的稳定关系,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。关系管理中重点关注的依然是与供方的关系,隐含了与供方互利的理念,可以引申出供应链管理的思维。换言之,稳定的供应链及其产品质量,是公司降低风险的前提。结合公司现况,“关系管理”可以说为我们在供应链、终端客户、专业客户开发以及在与政府部门关系处理上,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七、质量体系关注点

质量管理体系的关注点在管理,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是优化管理的方法,在优化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、降低风险、增强顾客满意等。既然是方法,那就需要先掌握后灵活运用。新版标准采用的是高层结构,内容较抽象,需要较高层次的理解。要对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理解,莫过于长期的运行实践。 重将来而非重过去,重机会而不只看到困难,风险与机遇同在。